品名 | 天門冬 天冬 | 產(chǎn)地 | 貴州 |
產(chǎn)品屬性 | 根莖類 | 性狀 | 半透明的小段 |
性 | 寒 | 味 | 苦 |
歸經(jīng) | 肺經(jīng) | 毒性 | 無毒 |
化學成分 | 天冬肽 | 產(chǎn)品形態(tài) | 原形態(tài) |
炮制工藝 | 煨制 |
別名:
天門冬、明天冬、大當門根等。
概述:
天冬是一種常用中藥材,應用歷史悠久。
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天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干燥塊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0年版收載。
天冬始載于東漢《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侗窘?jīng)》曰:"久服輕身益氣延年。"陶弘景于《本草經(jīng)集注》中,引《桐君采藥錄》曰:"天冬:葉有刺,蔓生,五月花白,十月實黑,根連數(shù)十枚。""門冬蒸剝?nèi)テぃ持醺拭?,止饑,雖暴干,猶脂潤難搗,必須切薄暴于日中或火烘之也。"葛洪的名著《抱樸子》載:"天門冬:生高地,根短味甜氣香者上,其生水側(cè)下地者,葉細似蘊而微黃,根長而味多苦,氣臭者下。"《本草衍義》亦載:"天門冬、麥門冬之類,雖曰去心,但以水漬漉使周潤滲入肌,俟軟,緩緩擘取,不可浸出脂液。其不知者,乃以湯浸一、二時,柔即柔矣,然氣味都盡,用之不效,乃曰藥不神,其可得乎?"說明古人對天門冬植物來源、藥材加工的認識是相當*的,與現(xiàn)代研究頗為接近。
貴州、四川天冬,以條大肥壯、黃白色光亮,在國內(nèi)外久享盛譽。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攀援草本,全株無毛。塊根肉質(zhì),在中部及近末端呈紡錘狀膨大。莖不能直立,長可達1-2米,分枝具棱或狹翅;葉狀枝通常每3枚成簇,扁平,或由于中脈龍骨狀而略呈銳三角形、鐮刀狀,退化;葉成鱗片狀,頂端長尖,基部有木質(zhì)倒生剌?;ㄍǔ?朵腋生,單性,雌雄異株,淺綠色;漿果球形,成熟時紅色,具一粒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