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誰比中國農民更有土地情結了,他們把土地稱為“命根子”。
項城市秣陵鎮(zhèn)西陳樓村76歲的農民劉全祥還在地里澆灌已經發(fā)芽的玉米,為了不讓麥茬扎到自己的腳,他穿著一雙濕透的布鞋。
“就剩下這一點了,澆完了回去吃飯!”劉全祥的這塊地有2畝多,上午九點的樣子他約了鄰邊種地的村民一起開泵澆地。“這井出水太毒了,兩個出水口一起用,管子才不會憋崩。”
出水口就在地頭,30米一個,從東向西直直地一條線排列;再往遠處,刺目的陽光下,還能看到幾個在地里澆水的村民。
“俺村的1300畝地2017年都建成了高標準糧田,現(xiàn)在種地方便了,糧食打多了,好!”西陳樓村黨支部書記范勝利說。
河南省農業(yè)農村廳的資料顯示,2011年以來,河南省累計投入各類涉農資金700多億元,建成高標準糧田5400萬畝,平均每畝提高糧食產能150斤。
高標準糧田提高了產能,河南正一步一步扛穩(wěn)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
一
2014年5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尉氏縣張市鎮(zhèn)視察高標準農田綜合開發(fā)示范區(qū)時指出:糧食的生產根本在耕地,命脈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動力在政策。
尉氏縣農業(yè)農村局副局長劉霞介紹說,作為百萬人的農業(yè)大縣,尉氏縣共有耕地132萬畝,至今已建成高標準糧田85.4萬畝。
尉氏縣大馬鄉(xiāng)主任科員黃高星說:建設高標準糧田是個非常得民心的項目。
2018年,大馬鄉(xiāng)的周莊、胡陳、門張、馬莊、朱莊等村的一萬畝耕地建成了高標準糧田,這讓與胡陳村鄰邊種地的井趙村黨支部書記趙軍營直撓頭:“俺村的爺們數(shù)落我,說我這個支書不稱職,要是村里的地不改造,下一屆不選我當干部了!”
“我也不是被嚇大的。”63歲的趙軍營說,他趕緊找鄉(xiāng)干部黃高星、任亞軍,又去農業(yè)農村局爭取,現(xiàn)在已經初步定下來了,今年他們村的3000畝耕地全部改造:“當不當干部不重要,這個事利國利民,肯定要干,還要干好!”
高標準糧田建設項目包括裝變壓器、打井、鋪設水管、安裝出水口、硬化生產路并綠化、挖排澇渠、修生產橋等,每畝地的財政投入逐年增加,現(xiàn)在是1500元,系列的硬件建設和提升,目的是高產、穩(wěn)產、防災、減災。
黃高星說:“改造后基本上六七十畝地都有一眼井,一周時間能輪灌一遍,節(jié)水、節(jié)電、省時、省力,原來需要一家男女老人齊上陣才能干的事,現(xiàn)在一個家庭婦女就中了!”
二
項城市南頓鎮(zhèn)總共有6萬畝耕地,2018年的高標準糧田建設項目涵蓋了該鎮(zhèn)的4.5萬畝耕地。
“另外的1.5萬畝耕地靠近市區(qū),按照項目規(guī)劃的長遠意圖沒有納入改造項目,我們必須保證項目收益*化。”項城市農業(yè)農村局項目負責人劉建軍說。
南頓鎮(zhèn)高洼村73歲的劉功學說:“我小時候一畝地就收二百來斤麥子,交了公糧、留了種子,群眾吃不到嘴里多少麥;現(xiàn)在厲害了,今年小麥畝產一千三四百斤都正常!”
高洼村的黨支部書記高必堂說:“村里的耕地一改造,我高興得光想唱,村里沒有招待費,沒事,我請你們吃燴面,請你們吃飽!”
周華福是開封一家公司的員工,也是南頓鎮(zhèn)高標準糧田建設項目第36標段的項目經理,麥收后他一直呆在南頓鎮(zhèn),逐村去培訓,教農民怎么充值、怎么刷卡使用,哪個村澆地遇到問題,一個電話他就到了現(xiàn)場。周華福說,項目建成驗收后,他們要跟蹤服務一年,等于質保期吧,他們必須保證工程項目沒有任何問題后,才移交給當?shù)卣?/p>
項城市共有116萬畝耕地,近幾年高標準糧田建設才開始發(fā)力。劉建軍說:“到2018年,全市已經建成高標準糧田14.3萬畝,今年的指標已經下來了,7萬畝。三月份市里開兩會,涉及農業(yè)農村局的提案議案二十來件,其中12件說的都是農田建設管理服務方面的,大家都恨不得一年里把全市的耕地都建成高標準糧田。”
項城市原來的土地流轉價格是每畝四五百元,高標準糧田項目建成區(qū)現(xiàn)在的土地流轉價格已達每畝1000元。
三
中國小麥看河南。
河南有1.2億畝耕地,具備林茂糧豐的自然條件,夏糧尤其是小麥總產占全國四分之一的“霸主”地位,其他省份很難撼動。
作為國家糧食核心產區(qū),向高標準糧田要產能一直是省委、省政府的主要目標。
河南省農業(yè)農村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高標準糧田建設任務原來分散在國土、財政、水利、發(fā)展改革、農業(yè)等多個部門,去年底的機構改革,將提升耕地質量、建設高標準糧田統(tǒng)一整合到了農業(yè)農村廳,結束了高標準糧田建設各自為戰(zhàn)的局面。依據(jù)“渠道不亂、性質不變、統(tǒng)籌安排、集中使用、各負其責、各記其功”的原則,較好地發(fā)揮了涉農資金的聚合效應。
今年5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fā)通報,對河南省按時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且成績顯著進行督察激勵。
劉霞說:能被國務院表揚,我們作為高標準糧田建設人,心里自然是很高興的。
尉氏縣大馬鄉(xiāng)井趙村的3000畝耕地和項城市的7萬畝耕地今年都要建成高標準糧田,今年國家分配、獎勵河南的高標準糧田建設任務是590萬畝。
河南省農業(yè)農村廳農田建設管理處處長黃幸福說:全省到2020年確保建成6369萬畝、力爭建成7420萬畝高標準農田。
從耕地、中低產田、良田到高標準糧田,自上而下對沃土的鐘情與呵護,不但有效提高了糧食產能,也牽引著中原邁向鄉(xiāng)村振興之路。
四
高標準糧田建好了,如何讓這些糧田持續(xù)增加產能、保證*收益呢?我省各地都在進行不間斷探索。
2015年,河南省頒布了《河南省高標準糧田保護條例》,從法律層面上明確了政府、部門和個人建設和保護高標準糧田的責任。
高標準糧田項目區(qū)的農用變壓器算是個值錢的“大件貨”了。2018年,尉氏縣財政出錢,給全縣項目區(qū)里的828臺變壓器買了保險。“到今年6月27日,又要續(xù)保了,但今年的數(shù)量又增加了110臺。”劉霞說。
高洼村則把水井和能澆灌的地塊進行捆綁管護,受益的農戶負責設施的管護維修,要花錢大家兌。
黃高星說:“我們引導村里依靠一事一議制度解決項目設施的管護與維修,許多村都對電費進行微量加價,溢出的錢作為管護維修專項資金留在村集體,需要花錢就從這里支出,確保項目區(qū)的各項設施正常運行。”
從舞陽縣的泥河洼到三門峽的黃土塬,從項城市的南頓鎮(zhèn)到尉氏縣的大馬鄉(xiāng),從豫東大平原到豫西的丘陵山地,高標準糧田是當?shù)剞r民的“命根子”“心頭肉”,也成了中原大地的“新地標”。
“田成方、林成網、溝相通、路相連、旱能澆、澇能排”,我省的高標準糧田建設支撐著糧食產能的持續(xù)提高,穩(wěn)住了“三農”的基本盤。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