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11年的摸索,袁氏種業(yè)高科技有限公司日前*在非洲島國馬達加斯加實現雜交水稻規(guī)?;品N成功,這批種子將于今年7月在馬達加斯加播種。5月20日,“中非‘湘’約企業(yè)行”采訪團來到袁氏種業(yè),見證湖南雜交水稻在非洲的本地化過程。
早在2008年,袁氏種業(yè)便開始在非洲進行雜交水稻的試驗示范和品種選育。2010年在馬達加斯加投資注冊了袁氏馬達加斯加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2012年成立了非洲*家由企業(yè)運營的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馬達加斯加雜交水稻研究中心。
馬達加斯加是西南印度洋中的非洲島國,自然條件優(yōu)越,氣候溫和,光照充足,水資源豐富,且具有種植和食用稻米的傳統,氣候非常適合發(fā)展雜交水稻。但由于種子進口價格高昂、農民購買力有限等原因,雜交水稻在該國發(fā)展緩慢。目前,馬達加斯加每年水稻種植面積在150萬公頃左右,單產為2至3噸/公頃,每年的糧食缺口在20至40萬噸左右。
“按照雜交水稻比當地常規(guī)稻每公頃增產3噸計算,推廣20萬公頃雜交水稻,即可解決馬達加斯加的糧食自給問題。”袁氏種業(yè)副總經理姚震球介紹,袁氏種業(yè)篩選出多個雜交水稻品種到馬達加斯加進行品種比較試驗,經過11年的試驗示范和推廣,成功選育審定了5個雜交水稻品種,表現了高產、耐旱、耐淹、抗倒伏、優(yōu)質等優(yōu)良特性,并于今年4月*實現雜交水稻規(guī)?;品N成功。
截至目前,袁氏種業(yè)已在馬達加斯加累計推廣雜交水稻4萬多公頃,雜交水稻平均單產是馬達加斯加稻谷平均單產的2倍。姚震球表示,未來將擴大在非洲的試種示范范圍,拓展雜交水稻市場,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與海外機構開展深度科研合作,促進雜交水稻種子本地化生產及本地化育種。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