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明確目前國內煙劑登記產品現狀及使用中存在的問題,給煙劑科學管理和合理使用提供參考建議,促進設施農業(yè)產品質量安全提升,山西省農科院農產品質量安全與檢測研究所通過官網平臺信息查詢和生產實地調研,對煙劑農藥產品結構進行了統計分析,并對煙劑應用中存在問題進行了梳理。
結果顯示,我國煙劑農藥產品總體上趨于老化,登記作物和防治對象少,功能單一;市場上部分煙劑產品存在檢出有效成分與標識不一致、檢出含量與標簽不符、檢出其他隱性添加成分、假冒偽劣產品泛濫等問題;超范圍用藥和安全間隔期重視不夠是煙劑使用中的主要問題。
研究人員據此提出三方面建議:
1 適時調整農藥煙劑登記產品結構。從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產實際出發(fā),農藥管理部門應適時調整農藥煙劑登記產品結構,適當限制老品種、單劑的登記,逐步擴大高效、低毒、低殘留新藥劑和復配制劑的登記比例,同時加大對小品種作物煙劑登記力度。
2 加強農業(yè)執(zhí)法部門的執(zhí)法力度。加大對假冒偽劣煙劑在生產、流通領域的打擊和懲罰力度,包括吊銷農藥生產企業(yè)的生產許可證,重罰銷售不合格農藥的農資店,確保煙劑產品質量,保障農業(yè)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
3 科學合理使用煙劑。(1)施藥方法要規(guī)范(檢查棚膜,補好漏洞,封密棚室,科學布點,安全燃放);(2)用藥時間要適宜(陰雨天、雪天、傍晚是煙劑使用的*時間);(3)根據棚室大小和病蟲害發(fā)生的嚴重程度確定煙劑使用劑量和次數;(4)熏蒸方法與噴霧法要交替使用。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