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早春時節(jié),經常是‘倒春寒’,得特別注意,保證咱們這大棚溫度不要低于5攝氏度,不然低溫受凍,芹菜就容易出芹菜苔子,不長芹菜梗了。”近日,在微山縣馬坡鎮(zhèn)馬店村的芹菜大棚,村主任曹會國告訴記者,春節(jié)前芹菜大約收了七成,現在正在收剩下的,只見大伙兒熟練地把芹菜連根拔起,收攏,再用草繩綁成小捆,輕輕摞好,等著已經下訂單的蔬菜商開車來拉。
“這些出苗的新芹菜,‘五一’前后就能上市了。”曹會國指著剛育苗移栽不久的芹菜介紹,這樣的大棚,一年收兩三季是沒問題的。他說,馬店村種芹菜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因為村子小,地少,當時就想選擇產量穩(wěn)定、蟲災少、風險小、銷售量大、價格收益比較有保證的經濟作物,村里的老人經過反復權衡,決定種芹菜增收致富。
記者換了一戶芹菜大棚看,村民曹會坡也在收芹菜,今年他收成不錯,老主顧的訂單也一直穩(wěn)定。他樂呵呵地介紹,“少用農藥多管理”“冷蓋被子熱通風”,這是多年種植大棚芹菜摸索出的經驗。種植芹菜需要的人工較多,播種、育苗、移栽,都需要人手,村里會幫忙雇用貧困戶來做短期工,大家都受益。
“咱這兒水土好,種出的芹菜叫馬店實心芹菜,畝產能達到7000到10000斤,莖綠、脆甜、無筋,在市場上受歡迎,現在批發(fā)價是一塊六七。”曹會國說,芹菜主要銷往濟寧蔬菜批發(fā)市場和周邊的鄒城、滕州等地,完全不愁銷路,目前全村種了50多畝芹菜,眼下來看,還需要擴大規(guī)模。
“還得成立合作社,通過學習、提升種植水平,嚴格種植流程,制訂更高的產品標準,打造無公害食品,做出品牌,進超市、進餐廳食堂。”說起下一步的打算,曹會國表示,*近菜農們合計著,老式的土木結構大棚要翻新改造,換成更好的鋼架結構的。“每畝的投資差不多是1萬塊錢,大伙兒也都樂意接受呢。”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