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田東縣是“中國芒果之鄉(xiāng)”,在這個年年芒果飄香的地方,涌現出了不少芒果種植能人,這些能人中不乏女性,陸秀緞便是聞名遐邇的女能人之一。
陸秀緞,是自治區(qū)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百色市第四次代表大會代表、田東縣林逢鎮(zhèn)東養(yǎng)村黨支部書記、百色市女能人協會副會長,還是田東縣百冠果蔬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總經理。初識陸秀緞,記者便感受到了她為人的謙遜,談及要對其進行采訪,她謙虛地說,自己并沒有什么事跡。而早在采訪前,記者就聽聞一些關于她帶領貧困群眾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閃亮過往。
20世紀90年代初,衛(wèi)校畢業(yè)的陸秀緞與丈夫一同經營一家診所,由于診所效益不佳,陸秀緞丈夫便赴珠海打工。“我老公看到珠海那邊的芒果能賣到每斤16元,而我們這邊才賣每斤3元,馬上跑回來收購芒果拿到珠海去賣。”陸秀緞說,當時田東地區(qū)群眾們大多種植3號芒,3號芒不耐儲存和運輸,在珠海市場并不如海南的臺農芒走俏,她同丈夫便決定從海南引進臺農一號。夫妻二人著手開荒了500畝左右的土地種植臺農一號,就這樣,陸秀緞成了林逢鎮(zhèn)*個種植臺農芒的人。
1994年,陸秀緞在林逢鎮(zhèn)東養(yǎng)村那朗屯建立芒果種植基地。隨著陸秀緞芒果產業(yè)的風生水起,周邊群眾們都紛紛跟隨陸秀緞種起了臺農一號。“我先種植,效益好了,不用賣力宣傳,群眾都會主動跟著種。”陸秀緞如是說。
2011年,陸秀緞依托基地成立了田東縣百冠果蔬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談到成立合作社的初衷,陸秀緞把話頭對準“品質”二字。“那時候,大多數果農都是貧困戶,大家‘各自為戰(zhàn)’,技術不到家,果質不好,價錢低,大量投入容易打水漂。”為了提高芒果品質,讓大家的果能夠賣出好價錢,陸秀緞成立了合作社,并邀請果農們加入,承諾將全程指導果農對芒果樹進行統(tǒng)一管理、統(tǒng)一打藥、統(tǒng)一施肥,形成一條標準化的生產體系,切實減少病蟲害。對于提高芒果產量和品質,陸秀緞說自己從四個方面發(fā)力,*是品種,不斷改良品種,選育高產優(yōu)質的品種;第二是化肥,以施有機肥為主,保證果甜度高;第三是施藥,選擇施放低毒高效的進口藥;第四是講究誠信,不出售未成熟的果。
品質有了,銷路便成為了果農們*關心的問題。有著芒果收購經驗的陸秀緞,決定自己收購社員們的芒果拿到市場上去賣。為了幫助社員們增收,陸秀緞以高出市場價0.2 ~0.3元的價格收購社員們的芒果。同時,她還以低于市場價10%的價格向社員出售化肥農資,以減輕貧困戶社員的經濟壓力。由此,從管護到銷售,陸秀緞一手包辦。這樣“一條龍”式的服務方式,使社員們死心塌地地跟著陸秀緞一起干。“那朗屯的社員都跟我說了,大家要同甘同苦。”陸秀緞樂呵呵地告訴記者,目前,合作社社員已從剛成立的40戶增加到了106戶,加入者絡繹不絕。
當前,林逢鎮(zhèn)東養(yǎng)村那朗屯芒果種植基地的芒果種植面積達6000多畝,品種主要為臺農、桂七、澳芒。近年來,該基地榮獲百色市芒果標準化生產基地、巾幗科技示范基地等多項榮譽稱號,并成為第12屆世界芒果大會指點參觀點。陸秀緞說,若樹齡10年,每株樹每年的產果量100斤,按照每畝40株來計算,畝產可達4000斤,每斤2.5~3元,每株每年可賺250~300元。“如今,那朗屯出身的社員20%都購置了15萬元以上的車子。”陸秀緞說,近年來,群眾們的收入確實提高了不少,日子越過越紅火了。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強調要堅持農業(yè)農村優(yōu)先發(fā)展,加快推進農業(yè)農村現代化。陸秀緞說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勝利開幕當日,她和群眾一同觀看大會盛況,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內容令她記憶猶新。對于芒果產業(yè)的發(fā)展打算,陸秀緞說自己將從芒果深加工和芒果旅游觀光兩個方面著手。芒果深加工方面,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陸秀緞說自己已在大會期間已提交了相關議案。芒果旅游觀光方面,她決定在基地建設旅游設施,吸引更多游客到基地賞芒果花,參觀芒果園。“觀光樓我都已經建好了。”在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陸秀緞的產業(yè)融合道路已經邁開。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